数据解读:“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之道

By新华网 May 12, 2017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提供了高层交流、经贸合作等方面的新途径,也为广大民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文化交流渠道。这条“民心相通”之路正在如何构筑?将对你我产生哪些影响?
  民心相通——各国合作的重要基础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基础和长久保障。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通过信息沟通、文化交流、宣传互动等方式,积极推进双方民心民意的沟通,理解互信不断深化。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国内外民众对“一带一路”合作的期待度总体较高,其中外国网民主要期望借助中国力量更新国内的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开拓第三方市场;国内网民则希望“一带一路”合作能帮助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建立联通国内外区域发展的新平台,推动我国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
此外,从区域分布看,东南亚国家的民心相通度得分普遍较高,西亚北非、中东欧国家的得分则普遍相对较低,未来我国还需进一步加强与这两个区域国家的交流与沟通。


  人文交流——推动对外文化交流发展
  人文交流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根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积极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开展城市交流,互结友好城市,实现教育国际化,为深化文化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2016年6月30日,我国各地与海外重要城市之间建立的友好城市关系共计2315个,平均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缔结75个友好城市。从地域分布看,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开放程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缔结友好城市关系成效显著;相比之下,西北、西南地区缔结友好城市的数量最少。


  除了友好城市之外,人才方面的教育合作也是人文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海外联合办学共1023所,平均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海外合作办学33所。在排名前10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5个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而西北和西南地区则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海外的教育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所涵盖的区域,恰恰是我国与外部世界文化交流相对薄弱的地区,通过人文交流的进一步加强,将给文化交流的发展提供驱动力,从而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转型提供新的机遇。
  旅游产业——游玩赚钱两不误
  “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范围辐射至亚欧非三大洲,国际旅游总量占全球的70%以上,涵盖了全世界74%的自然保护区与近50%的文化遗产。据国家旅游局预计,“十三五”时期,我国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1.5亿人次中国游客、2000亿美元中国游客旅游消费;同时还将吸引沿线国家8500万人次游客来华旅游,拉动旅游消费约1100亿美元。
根据“飞常准”大数据显示,在参评的64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中,东南亚地区国家与中国的航线联通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也是目前中国游客最为集中前往的地区。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展开,沿线各国也将采取签署合作备忘录、简化民众的签证手续、减免签证费用、延长签证有效期限等多重手段,吸引旅游者入境,以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以迪拜机场为例,在实施96小时外籍人士过境免签后,2010年国际中转量比2009年增加了192万人次。


  此外,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旅游投资也逐渐成为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发现,依托蓬勃发展的国际贸易、便捷的交通区位、优良的度假资源、庞大的旅游经济规模,使得东南亚地区成为我国对外旅游投资的重点地区;而由于与我国路途遥远、接待我国出境旅游规模较小、贸易联系度相对较低,我国对中东欧旅游投资正处于发展初期。
借由交通一体化与签证便利化的逐步推进,“一带一路”投资建设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将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一方面,“一带一路”将强势拉动沿线国家出入境旅游消费,促进区域旅游合作与融合;旅游业也将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形成更为广泛的旅游经济建设新常态。

 

32.3K

Please understand that womenofchina.cn,a non-profit,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website, cannot reach every writer before using articles and images. For copyright issues, please contact us by emailing: website@womenofchina.cn. The articles published and opinions expressed on this website represent the opinions of writers and are not necessarily shared by womenofchina.cn.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