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位于我国的西部,雄踞“世界屋脊”,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共有4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2%以上。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全省均属高原范围之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全省平均海拔3000多米。西部极为高峻,自西向东倾斜降低,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两组山系构成了青海地貌的骨架。
青海省全省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强,平均气温低,境内年平均气温在年平均气温在-4℃~8℃之间。由于青海省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又受地形影响,大部分地区属非季风区,降水量较同纬度的东部地区稀少,地域差异大,年降水量在 50毫米一450毫米,冷湖镇仅为15毫米。气候以高寒干旱为总特征,是典型的大陆性高原气候。
青海省东部沟壑纵横的干旱山区,山大沟深、干旱贫瘠是其显著的特征,多年以来,因水资源严重缺乏,极大地限制了当地农牧业以及庭院经济的发展,导致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生活十分困难。人们对水的渴望成为其改善生存环境的首要问题。2001年起,在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得以在我省实施。这一项目的实施给干旱山区的妇女姐妹带来了希望,带来了福音,为她们摆脱贫困、实现致富增收搭建了一个平台。